近日,一位网名为“北镜妈妈”的母亲,在网上分享自己带一对儿女一路追逐阳光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北镜妈妈”本名刘思佳,今年38岁,来自哈尔滨2020年,其4岁多的儿子被确诊为先天性高度近视后,1岁多的女儿也被查出高度散光。
她做出一个决定:带着一对儿女去追逐阳光,希望延缓孩子近视度数的增长 四年来,她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地“追光”今年11月,她又带着孩子来到攀枝花 01 儿子高度近视 女儿高度散光 12月5日,攀枝花天气晴好。
“我是带着孩子追光而来……”来自哈尔滨的刘思佳带着一儿一女在晒太阳,这是他们来到攀枝花的第20天 刘思佳告诉记者,儿子偌伊今年9岁多,女儿晨晨今年5岁2020年,偌伊被确诊为先天性高度近视,当时800度近视,350度散光,还有0.3的双眼弱视。
据悉,这是一种遗传性近视,虽然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具体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他4岁多的时候就看不清这个世界了”得知这一消息,刘思佳哭了很久然而,也是在2020年,其1岁9个月的女儿晨晨也被查出散光350度。
“两个孩子的情况都挺严重的”当时,她觉得天都快塌了 伤心之后,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四处求医,去过北京、上海、广州……“那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孤勇者,背着我的孩子艰难前行”刘思佳回忆,在求医过程中,有多名医生说过,让孩子多在户外接触阳光,有利于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医生表示,有研究表明,阳光会促进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对眼轴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孩子小,如果控制不好,眼睛近视度数很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刘思佳决定,让两个孩子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多在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
由于北方冬天阳光比较少,刘思佳每年冬季都会带儿女到南方过冬追逐阳光这几年,他们一家去过海口、三亚、佛山、珠海、上海、杭州、苏州、嘉兴等地儿子上小学后,她会在冬季为儿子申请休学,采取上网课等办法解决学习问题。
02 “每年11月才带孩子出来 并非完全放弃学习” 早起逛公园、户外晒太阳、山林里捡树叶、小河边玩水……这是刘思佳带儿女“追光”的日常,他们一边在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一边进行课本知识学习。
起初,刘思佳带孩子“追光”遭到家人反对“家人觉得没必要搞这么累”但对这一决定,刘思佳并不后悔她认为,与其花很多钱去治疗,不如带孩子去追光,让孩子增长见识,同时视力又得到控制“去年,我们去医院检查,孩子的眼底是正常的,医生说控制得不错。
” 后来,家人也理解和支持她的做法“我们是在夹缝中追逐阳光,孩子并不是完全放弃学习”刘思佳介绍,经学校批准,儿子处于半休学状态,“每年11月才带他出来,其余时间都在学校正常学习如果他将来成绩好,会全力支持他读大学。
如果成绩不好,就让他学一项生存技能,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就行” 03 来到攀枝花 “感受到了攀枝花人的热情” 今年11月,新一年的“追光季”到了,刘思佳在网上查询发现四川攀枝花冬天阳光很好,于是带着儿女从哈尔滨来到攀枝花,并很快在当地租了一套房子。
热心的房产中介还帮忙协调,说服房东让她按月付房租 来到攀枝花后,刘思佳一边带孩子在户外活动,一边拍短视频记录在攀枝花的日常,她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北镜妈妈”“我是来自北方的一位妈妈,加上我和孩子都戴眼镜,所以取名叫‘北镜妈妈’。
”在她的短视频评论区,热情的攀枝花网友不停地给她推荐去哪儿玩,去哪儿吃,甚至还有网友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免费吃住 “前几天,有红格镇的朋友邀请我们一家到她家里做客,还有同小区的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吃火锅……”刘思佳说,这段时间,“我们一家人都感受到了攀枝花人的热情。
” 04 小县城普通家庭 丈夫在老家工作提供经济支撑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不少与刘思佳经历类似的“追光妈妈”刘思佳因为儿子先天性高度近视,创建了几个聊天群,群里有三四千人,大家相互鼓励,分享近视防控经验。
她也经常在群里为其他妈妈答疑解惑,甚至有一些妈妈跟随她一起“追光” “每年追光季,她都义无反顾当先锋,亲身体验追光城市的光照条件、人文风情,再给群里的妈妈们推荐”其中一位“追光妈妈”特别感谢刘思佳。
今年37岁的郭佳也是哈尔滨人,她是刘思佳的“铁粉”“跟着‘北镜妈妈’追光4年了,她给我说攀枝花阳光好,我立马就来了!”11月25日下午,郭佳带着孩子在攀枝花红格镇住下,“我先来打头阵,下个月还有三个朋友也会带孩子来,两个哈尔滨的,一个成都的。
” 刘思佳和孩子们也遭遇过误解“比如,不知道情况的人会用异样的眼光,质问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学;还有一次,我们坐公交车,有一位老人带着孙女,看到我儿子戴着眼镜,就把我儿子当成反面教材来教育她的孙女,‘你看这个小朋友就是看手机近视了’……”遇到这种情况,刘思佳总会耐心地解释两个孩子的情况。
最近,刘思佳发布视频后,有网友评论称“家里有矿,才能出来追光”对此,刘思佳表示,他们家就是东北小县城的普通家庭,她带着孩子在外面“追光”,丈夫在老家工作提供经济支撑至于未来能走到什么时候,主要看家里的经济情况。
对于这样的“追光”行动,两个孩子表示:“很开心” “我对孩子的成绩没有要求”刘思佳说,她希望两个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做一个三观正、心态阳光的人,“但是不能放弃学习,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在学校上学,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知识之光同样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图据受访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