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年级女生,矫正视力只有0.2,可滴了两滴眼药水后,视力就恢复到1.0!这是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中心副主任侯立杰最近遇到的一个奇特病例原本1.0的视力突然降到0.2元旦前,一位神情焦虑的妈妈,带着9岁的女儿到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中心,找侯立杰副主任医师看诊。
从这位妈妈带来的资料和口述中了解到,小女孩原本视力有1.0,可两周前给孩子查视力,只有0.2了!在这两周里,妈妈带女儿跑了两家综合性医院,女儿即使戴上近视眼镜查视力,结果仍然只有0.2。
女孩在某医院检查,视力只有0.2,并查不出病因出现这一奇怪的情况,有的医生怀疑她得了球后视神经炎,有的怀疑是大脑视觉中枢出了问题,女孩做了一大堆检查,甚至连头颅CT都做了,可仍然没找到任何线索妈妈不知道女儿得了什么疑难杂症,焦急万分,来到省眼科医院,当着侯立杰医生的面,妈妈控制不住情绪,眼泪都下来了,女孩看看妈妈,又看看医生,咬紧嘴唇,一点笑容都没有。
侯医师给小女孩做了检查,同样发现她眼睛在器质上全部正常,只有视力下降。凭借丰富临床经验,侯医师想到了“儿童癔症性弱视”。
(图文无关)期末考逼近 女孩不堪重负侯医师说,儿童癔症性弱视,常常是因患儿受到恶性精神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不愉快,从而导致弱视的症状也就是说,儿童的视觉系统从生理上是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心理状况的异常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
“眼睛看到物体后,这个视觉信息还要传递给大脑,大脑认为看到了,我们才真的看到了而得了癔症的小朋友,因为情绪关系,自己把自己的视觉传递通路给封闭起来了,那即使物体在眼睛里成像其实是清晰的,大脑也收不到这个视觉信息,也会认为看不清。
”
小朋友在检查视力侯立杰进一步询问病史,更加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原来,这位“虎妈”一直望女成凤,除正常三年级的课堂学习外,还给女儿安排了不少课外培训班、兴趣班,每个周末要上4个培训班,上下午各1个女孩几乎没休息、玩乐的时间,周末几乎连轴忙学习。
最近期末考逼近,女孩更是觉得不堪重负,已经有了厌学情绪,只不过家长完全没想到把眼睛的毛病和女儿的情绪联系起来。侯医师觉得女孩压力过大,正是她得癔症性弱视的主要诱因。
眼药水滴两滴 视力居然就恢复了要治疗这种眼病,需要治好小女孩的“心病”侯医师跟这位妈妈单独长谈,告诉她治病必先除其因,最近一定要给孩子减轻压力,培训班之类的就不要去了,休息天带孩子出去玩玩,也不要给孩子的期末考压指标,不然女儿的眼睛可能永远不会好了。
她连连答应过完元旦,这位妈妈再次带女儿到省眼科医院找侯医师妈妈说,一切都按照侯医师说的做了,女孩看上去神情也确实开朗了许多一开始验光,女孩的视力还是只有0.2侯医师再用心理暗示疗法——他用非常确定的语气告诉女孩:。
“医生这里有一种世界上最先进最珍贵的神奇眼药水,只要往她眼睛里滴两滴,视力马上就能恢复”女孩听了,眼睛都发亮了接下来,侯医师当着妈妈的面,拿出一瓶人工泪液(实际没治疗效果,只有湿润眼球作用),告诉女孩:。
这就是神奇眼药水。侯医师往她眼睛里滴了两滴。过了一会儿,侯医师再给女孩医学验光,奇迹发生了——女孩的双眼矫正视力全都顺利恢复到了原来的1.0。
经心理暗示疗法后,女孩视力恢复到1.0“女孩的压力减轻了,心结打开了,眼睛到大脑的通路就又恢复正常了”候医师说妈妈看到这一结果,终于松了口气眼下正值期末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候医师提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问题,不要再给予太大的心理压力,不然像这位女孩的这种情况,还有可能复发。
这影响的不光是孩子的视力,还有孩子的心理健康
插图 连诚新闻链接女子患上“癔症性失音”压力过大和焦虑不光能导致视觉异常,还可能会让人“失声”吴莹(化名)今年38岁,在一家企业工作十多年,是名业务经理,管理手下近20名员工吴莹从小自尊心较强,人也很努力勤奋,工作后始终改变不了争强好胜的性格。
去年年初,她被升为业务经理,管理手下近20名员工,无形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然而,父亲一直是吴莹的强大依靠,听她倾诉,给她安慰最近,父亲患上了中度中风,即便治好,以后也会留下后遗症,严重的话半边身体将永久性瘫痪,无法言语。
这个消息惊动了加班中的吴莹她随即赶到医院,听到医生的一席话后,猛地心惊了下,随即想说话,谁知嘴一张却发不了声,几天后,她依旧无法恢复声音猜疑病情走访几家医院发现耳鼻喉等器官无异样面对吴莹突然丧失说话能力,家人一肚子疑惑。
“会不会和老爷子一样,中风了?”起初,母亲的一句无心猜疑惹起了亲戚朋友的关注可吴莹虽然说不出话,但意识还很清醒,也会用手势,能跑能跳,种种身体上的正常情况打消了他们的猜疑眼看吴莹病情没有好转,丈夫焦虑万分。
他带着吴莹跑了几家医院就诊但在神经内科多次做过CT等检查后,几家医院都称没有问题“语言与耳鼻喉等器官都有关系,莫非其中一个器官出问题了?”丈夫不死心,带吴莹做了包括耳鼻喉在内的全身检查,但检查结果依旧正常。
“有家医院通过喉镜检查,称她声带不完全内收,但呼吸时声带全都是正常的,基本无大碍”丈夫越想越害怕,白天夜里胡思乱想,以为吴莹染上了“怪病”,甚至怀疑是不治之症真相大白是“癔症性失音”在作怪,因受了刺激“身体器官都是完好无损,唯一的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无奈之下,丈夫又带着吴莹来到五台山医院心理科就诊。
接诊的主任专家张玉梅从她的现状和表情,推断出她恐怕患上了“癔症性失音”随后,张玉梅通过详细检查,发现她并无器质性病变,更加肯定了推断张玉梅解释说,癔症又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种心因性疾病,大多由于心理因素导致,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或不良暗示作用下突然发病,出现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
比如受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负性事件的影响,抑或是亲人去世、生病等突如其来的打击“像吴莹,就是因平时工作压力大,个性好强,再加上父亲重病的打击,才导致她急剧发病,一发不可收”张玉梅坦言,像富于幻想、暗示性高,自我中心等一些癔症个性的患者也容易患癔症。
专家提醒避免患者受刺激张玉梅说,癔症除了“癔症性失音”表现外,还有情感爆发、假性痴呆、瘫痪、运动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等多种表现因此,由于癔症是功能性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通过心理治疗,很多患者都能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张玉梅说,根据癔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应合理安排他们的生活,通过聊天、疏导、行为治疗等方式,改变他们的认知如果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导致其患病,应改变环境,让患者免受刺激“改善患者的不愉快情绪,亲属可有意识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兴趣的事物或让患者暂时离开当时环境。
”此外,暗示治疗也很重要,周围人良好的暗示,则会减轻或缓解患者的病情候医师则说,从他临床上看,癔症导致的视觉异常呈上升趋势,不光是儿童,成年人也可能出现这类情况,“这可能与人们城市生活普遍的快节奏和焦虑感增加有关”。
他有句话送给忙碌的各位读者:很多事情只有慢慢来才会比较快。来源:都市快报(dskbdskb)、扬州时报推荐阅读直接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新闻☟
文章推荐: